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_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_日韩欧美 a级_人人爽人人澡人人人人妻

鑄造平臺 成就員工 創知名品牌 建專家團隊

行業資訊

一路成網!公路網規劃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新聞時間:2022-08-22 文章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admin

在剛剛過去的7月里,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國家公路網規劃》,這是在我國進入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指導國家公路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公路交通事業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許多偏僻閉塞的山區,如今“高路入云端”;不少急流阻隔的江河,現已“天塹變通途”。

公路交通的發展,離不開科學規劃的引領。讓我們一起跟隨時間的腳步,見證公路網規劃的前世今生。

1949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成立。據1949年底的統計,全國公路里程8.08萬公里,其中只有3.20萬公里是有路面的。而有路面的公路中,只有300公里鋪設了瀝青或水泥路面。

1966

1966年3月18日,交通部提出關于全國公路干線網的初步意見。計劃在“三五”期間,要求在現有48萬公里公路的基礎上,初步提出8萬公里作為全國的主要干線公路(即國道),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一個公路干線網。

1978

為了適應四個現代化的建設需要,交通部于1978年開始編制國家干線公路網規劃,具體工作由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負責。

1979

1979年4月形成了《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〇年十萬公里國道網規劃(初步方案)》。

1980

1980年1月10日,交通部在北京召開全國國道公路網規劃座談會。

1981

1981年6月交通部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劃定國家干線公路網的報告》。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交通部以交計〔1981〕789號《關于劃定國家干線公路網的通知》聯合發布《國家干線公路網(試行方案)》(簡稱“國道網規劃”),規劃路線70條,包括首都放射線12條(含1條北京環線),南北縱線28條,東西橫線30條,總長10.92萬公里。

這一方案是我國第一個得以完整實施的公路網規劃,基本奠定了此后中國公路網規劃以放射線與縱橫網格線相結合的布局方式。

QQ圖片20220809085128.png

▲國道網布局方案示意圖

1989

1989年,交通部提出建設公路主骨架、水運主通道、港站主樞紐和交通支持系統(簡稱“三主一支持”)的長遠規劃設想,其中“公路主骨架”正式定名為“國道主干線系統”,并以國道網規劃為基礎,規劃為“八縱九橫”共17條國道主干線。

1990

為盡快形成公路主干線系統,緩解公路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于1990年經對國道網規劃進一步精簡、完善,出臺了“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方案,總里程3.5萬公里,計劃30年完成。

1991

在1991年1月26日至29日召開的“全國交通工作會議”上,交通部將《國道主干線系統初步方案》向各省(區、市)交通主管部門廣泛征求意見。經再次修改后,于同年8月向國務院報送了《關于國道主干線系統規劃布局方案的報告》。

1992

1992年,《關于國道主干線系統規劃布局方案的報告》獲得國務院批準。

1993

1993年6月,交通部以交計發〔1993〕600號文,正式發布《國道主干線系統規劃》。自此,《國道主干線系統規劃布局方案》進入全面部署實施階段。

國道主干線系統由汽車專用公路組成,絕大部分為高速公路,它是我國高速公路網的雛形。國道主干線系統規劃布局為“五縱七橫”,共12條路線,總里程3.4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約2.58萬公里。綜合考慮當時我國公路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建設水平等因素,規劃提出在2020年前后建成這一系統。

QQ圖片20220809085453.png

▲國道主干線系統布局方案示意圖

1993年6月18日至23日,為部署2000年跨世紀公路建設上新臺階的任務,研究加快公路建設的政策措施,交通部在山東濟南和青島召開“全國公路建設工作會議”(簡稱“濟南會議”)。在“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規劃的指導下,會議著重解決了“高速公路如何建設”的問題,同時明確,以“兩縱兩橫三個重要路段”為重點建設目標,從而掀起了中國高速公路建設的第一波高潮。

1994

從1991年起,交通部著手對國道網規劃進行調整,并于1994年以交計發〔1994〕87號文,向國務院報送了《關于批準國家干線公路網的請示》,并得到國務院批準。

2001

2001年,為適應21世紀之初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求,交通部開展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初步研究,并于2002年正式啟動編制工作。

2003

2003年3月19日,交通部上報國務院《關于公路國道主干線建設問題的報告》和《關于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問題的報告》。

2004

2004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標志著我國高速公路進入了系統化、網絡化發展的新階段。

2005

2005年,交通部以交規劃發〔2005〕40號文,發布《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方案采用放射線與縱橫網格相結合的布局,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大通道,由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和18條東西橫向線組成,簡稱為“7918網”,總規模約8.5萬公里,其中:主線6.8萬公里,地區環線、聯絡線等其他路線約1.7萬公里。

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頒布實施,有效指導了我國高速公路的持續、快速和有序發展,有力推動了全國性主干線公路網的加速形成。

QQ圖片20220809085528.png

▲國家高速公路網布局方案示意圖

2007

2007年12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基本貫通新聞發布會”。時任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宣布,全長3.5萬多公里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于2007年底基本貫通,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到76%,實現了本屆政府的建設目標。

2010

2010年3月,交通運輸部印發《公路網規劃編制辦法》(交規劃發〔2010〕112號)。同時,廢止了原交通部于1990年4月21日頒布的《公路網規劃編制辦法》(〔90〕交計字225號)。

2013

2013年5月,國務院批準《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規劃國家公路網總規模為40.1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網由“7射、11縱、18橫”(簡稱“71118”)等路線組成,總規模約13.6萬公里;普通國道網由“12射、47縱、60橫”等路線組成,總規模約26.5萬公里。

此次規劃對1981年出臺的《國家干線公路(試行方案)》進行了修編,對2004國務院批復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進行了補充完善。規劃明確了國家公路網是全國性和區域性政治、經濟、國防意義的干線公路網,并首次提出國家公路網由提供普遍服務的普通國道網和提供高效服務的國家高速公路網“兩張網”組成,兼顧了公平與效率,充分體現了國家重視基本公共服務、科學引導高速公路有序發展的戰略意圖,為建設“公路兩個體系”奠定了基礎。

QQ圖片20220809085604.png

▲普通國道布局方案圖

QQ圖片20220809085634.png

▲國家高速公路布局方案圖

2015

自2015年起,交通運輸部著手開始國家公路網命名編號調整的準備工作。

2017

2017年10月,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制訂了《國家公路網命名編號調整實施方案》,并公開征求意見。

2018

2018年3月,交通運輸部正式啟動國家公路網命名編號調整工作。

2020

2020年,交通運輸部完成了國家公路網規劃調整研究工作,有力支撐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的編制印發。

2021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根據規劃,到2035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合計70萬公里左右(不含國際陸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郵路里程)。其中公路46萬公里左右。

QQ圖片20220809085705.jpg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示意圖

2022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規劃提出,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地區環線、并行線、聯絡線等組成的國家高速公路網的主線基本貫通,普通公路質量進一步提高。

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印發《國家公路網規劃》(發改基礎〔2022〕1033號)。根據規劃,國家公路網規劃總規模約46.1萬公里,由國家高速公路網和普通國道網組成,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約16.2萬公里(含遠景展望線約0.8萬公里),普通國道約29.9萬公里。

與《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相比,國家公路網布局總體框架沒有變化,國家高速公路網增加約2.4萬公里,普通國道網增加約3.5萬公里。

QQ圖片20220809085739.jpg

▲國家高速公路網布局方案圖

QQ圖片20220809085804.jpg

▲普通國道網布局方案圖

截至2021年底,國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2.4萬公里、在建約1萬公里、待建約2.8萬公里,分別占77%、6%和17%。此外,隨著交通量的增長,預計未來約有3萬公里繁忙路段需要擴容改造。普通國道目前一級公路約5.9萬公里、二級公路約15.6萬公里、三級公路約4.7萬公里、四級公路約2.2萬公里、等外及無路路段約1.5萬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占比約為72%、三級和四級公路占比約為23%,等外及無路路段占比約為5%。預計未來約有11萬公里普通國道需要建設和改造。



重要規劃情況一覽表

QQ圖片20220809085832.jpg

【編輯:任燕】
【審核:余大鵬】
【終審:張波】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