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_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_日韩欧美 a级_人人爽人人澡人人人人妻

鑄造平臺 成就員工 創知名品牌 建專家團隊

行業資訊

公路改造工程中設計院是如何對路基路面設計的?

新聞時間:2023-01-06 文章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admin

改擴建項目路基路面要結合項目老路路基路面的特點,配合路線做好新建與改建的總體設計,提高老路的利用率。要圍繞“安全、環保、節約、實用”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靈活進行路基路面及排水設計。要加強老路利用段的路基路面調查、檢測及評價工作,為老路的拓寬、加鋪設計提供基礎資料。要加強老路利用段的路基路面調查、檢測及評價工作,為老路的拓寬、加鋪設計提供基礎資料。

普通公路改擴建項目的總體設計思路

如何利用老路資源?

1、老路走廊帶的有效利用

要有效地利用老路走廊帶,就必須合理利用老路的平縱面,不能盲目追求寬、平、直,不能隨意裁彎取直選新線,不能犧牲環境而大填大挖,而是要靈活地運用平縱技術指標,合理地選擇加寬方式,合理地進行平縱擬合。為提高擬合精度,可以左、右幅分別進行擬合設計;可以分段擬合設計;可采用高次拋物線多次擬合設計。

如在平面線形設計時,應根據外業勘察獲取的老路控制資料,盡量保證半幅利用老路,且在受房屋、河流或其他地形地物限制的路段,主線盡量向不受限制或受限制較少的一側加寬;在縱面設計時,在保證路面結構厚度或加鋪厚度的前提下,盡量控制老路面以上填土高度,避免破壞老路因運營多年而形成的硬殼層(寧填勿挖)。

再如, 對利用老路較困難的路段,在滿足安全運營的前提下,為合理控制投資,對圓曲線最小半徑、圓曲線和緩和曲線的最小長度、最大縱坡、最小坡長、最大坡長、豎曲線最小半徑和最小長度中的部分指標,經論證后,可適當采用極限值,甚至降低一級設計時速的技術指標。

2、老路路面結構的有效利用

要有效地利用老路路面結構,首先必須對擬改建公路的交通量進行調查、分析和預測,再對老路進行調查、檢測和評價,看看老路路面承載能力及破損情況如何,以此為依據來綜合考慮直接全部利用,薄層罩面、加鋪結構補強層或破除新建等方案。

老路之所以要改擴建,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由于山區的、平原的、城鎮段的、鄉村段的其路基路面破損原因不同,破損狀況不同,設計時,應根據逐段調查、檢測和評價結果的不同,細化不同段落老路路面的加鋪形式,應 “充分利用、注重實效”,不宜大手筆,全部挖出老路路面,再按新建路面結構加鋪。

3、老路材料回收的有效利用

要有效地回收利用老路材料,首先必須知道老路有哪些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其次要掌握各種材料回收的相關技術,然后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材料回收設計。

冷再生技術主要是將原有的路面材料加以重復利用,原有的路面材料主要起骨料的作用,因此用于冷再生的路面材料不僅可以是瀝青面層材料,還可以是無機料穩定的路面基層材料。

熱再生技術主要用于恢復老化瀝青的粘結性能重新發揮瀝青的膠結作用,將瀝青資源再生利用。

老路路基路面設計要結合項目老路路基路面的特點,配合路線做好,新建與改建的總體設計,提高老路的利用率。

1)、要在平面線形上就老路路基拓寬方式(尤其是高擋墻、高邊坡、不良地質地段)作為控制因素與路線專業多溝通,多反饋,多比較;

既有公路受地形、地質條件影響,工程量巨大時,可與路線專業協商,通過設置相應的交通標志及其他安全設施,對路線的某些指標,按極限值或降低一級設計速度的對應值進行設計。既有公路位于不良地質地段時,應在取得必要的勘察資料后對利用既有公路或繞避方案進行論證。當造價差別不大時,宜選擇繞避方案。過多開挖有可能引起病害時,應考慮少挖多填、懸出路臺、半邊橋或分離式路基等方案。

宜盡量與既有公路縱面相擬合,并預留略大于新建路面厚度的空間,以減少對現有路面的開挖。

對受洪水影響路段,應對洪水位進行調查,當既有公路高程不能滿足設計洪水位要求時,應提高路基。防洪堤以內的公路宜按相應的洪水設計頻率的內澇水位控制設計。

路基邊坡設計:

1)邊坡坡率應靈活自然、因地制宜、順勢而為,不宜采用單一坡度,以減少痕跡。力爭經過幾年生態恢復,邊坡外形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看不出明顯人工開挖(填筑)痕跡。

2)避免大填大挖,避免揭皮式挖方及一把刀式的填方。

3)對既有公路已經穩定的高陡邊坡不宜切削,宜選擇外側加寬。

4)越嶺線或山腰路段,當挖方邊坡高度大于30米的,且開挖山體會導致病害時,宜擇優采用隧道或回頭展線。

鐵絲網防護加綠化處治軟巖邊坡松散坍塌:

高陡土質邊坡,低擋墻、三維網綠化,減少生硬高大的擋防結構。

控制擋墻高度:

路面設計:

1、對既有路基結構層的利用,宜根據路面結構承載能力、病害情況、設計標準軸載次數等因素,綜合考慮直接全部利用,薄層罩面或表面功能性改造,或加鋪結構補強層等方案。

2、應強調“充分利用、注重實效”的原則,不宜大手筆,全部挖出老路路面,再按新建路面結構加鋪。

3、應重視老路材料的回收利用。

路基路面調查及收集資料有哪些內容?

1、收集既有公路的設計圖、竣工圖、養護歷史及存在的問題等資料。

2、對既有路基的各種病害(路基沉陷、水毀、邊坡崩塌、滑塌、排水防護圬工損壞等)進行全面調查。

3、調查既有路面的現狀,并逐樁記錄各路段路面病害種類、范圍及程度;

4、調查老路實際交通量、軸載組成及交通量增長情況。

路基路面檢測工作哪些內容?

1 、路面彎沉檢測:評價原路面結構承載能力。

2、路面取芯檢測

根據破損情況調查和承載能力測試與評價,選擇路面外觀為好、中、差的典型使用狀況,進行分層鉆芯或探坑取樣,采集瀝青混合料和基層、底基層、土基的樣品試驗,分析破壞原因,判斷其破壞層位及是否可以利用。

3、路基取樣檢測

調查路床范圍內路基土的分層含水量、土質類型及承載力等,分析路基的穩定性、強度以及路基路面范圍內排水狀況等。

老路拓寬設計

主要包含路面損壞狀況、路面結構強度狀況、路基損壞狀況、沿線設施損壞狀況。新老路基路面的拼接設計,可預防質量通病。

國內針對新老路基差異沉降的處理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①選取合適的地基處理方法并保證處理質量;

②邊坡削坡和臺階開挖;

③土工合成材料的采用;

④控制路堤的壓實度;

⑤采用高強度的路基填料等。

經處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

處理后的混凝土板彎沉值應小于20(0.01mm);

相鄰板塊間的彎沉差應小于6(0.01mm);

瀝青混凝土加鋪層結構設計:

1)加鋪厚度設計

2)調平層設計

3)防裂設計

4)水泥路面和瀝青路面層間結合設計

5)新老路面銜接設計

一級公路的加鋪最小厚度為10cm;二級公路的加鋪最小厚度為8cm。

加鋪前舊路輕度橫向裂縫(裂縫寬度小于5mm )處治:

A、首先采用銑刨機銑刨原路面面層,銑刨寬度一般為平行于裂縫方向 1 m,且使裂縫位于銑刨部分的中間位置;

B、銑刨后,用掃帚、空壓機對基層頂面及槽壁進行清掃并吹凈,在基層頂面噴灑改性透油層(0.7-1.1L/m2);

C、之后根據具體路面方案對原路面面層部位進行處理。

加鋪前舊路重度橫向裂縫(裂縫寬度大于5mm )及縱向裂縫處治:

A、首先采用銑刨機銑刨原路面面層、基層,銑刨寬度一般為平行于裂縫方向2m,且盡量使裂縫位于銑刨部分的中間位置;

B、銑刨后,對槽壁噴灑改性粘層油(0.3-0.6L/m2),然后采用瀝青穩定碎石(ATB-25)回填至原路面基層頂面;

C、之后根據具體路面方案對原路面面層部位進行處理。

加鋪前舊路坑槽及網裂處治:

A、首先采用銑刨機銑刨原路面面層、基層,在產生坑槽、網裂的外角處各加30cm作為銑刨范圍;

B、銑刨后,對槽壁噴灑改性粘層油(0.3-0.6L/m2),然后采用瀝青穩定碎石(ATB-25)回填至原路面基層頂面。

加鋪前舊路車轍處治:

A、首先采用銑刨機銑刨原路面車轍深度內面層;

B、銑刨后,對槽壁噴灑改性粘層油(0.3-0.6L/m2),然后采用與原面層相同材料進行回填處理。

加鋪前舊路紅綠燈入口處治:

A、首先采用銑刨機銑刨原路面面層,銑刨寬度一般為平行于裂縫方向1 m,且使裂縫位于銑刨部分的中間位置;

B、銑刨后,用掃帚、空壓機對基層頂面及槽壁進行清掃并吹凈,在基層頂面噴灑改性透油層(0.7-1.1L/m2)。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友情鏈接